做產業扶貧,為何不做光伏扶貧呢?這是國家鼓勵發展的新能源產業,起碼不會讓扶貧資金打水漂,扶貧任務也能完成。"
"光伏扶貧投入大,收益低,主要依靠財政補貼。為何不將這筆錢用在其他地方,產生更高的收益呢?"
擬定扶貧規劃之際,要不要在貧困村里推行光伏扶貧項目成為扶貧干部圈子的熱門話題。與此同時,廣東不少縣域也在陸續啟動光伏扶貧項目的調研與前期準備工作。
光伏扶貧項目在廣東落地,能否讓貧困群眾受益、脫貧?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3146度。"9月4日下午,50多歲的鄧鑒培讀著電表上的度數,看起來并不怎么滿意,"安裝之前,說每年能發電4000度,如今怎么算都達不到。"
鄧鑒培是羅定市生江鎮安全村上一輪扶貧"雙到"的貧困戶,在他家屋頂,十幾平方米的藍灰色光伏薄膜排列整齊,面向天空平放著,一根電線連接逆變器,就近接入電網。3千瓦的光伏薄膜從去年10月開始發電,按照每度電0.98元計算,近一年,鄧鑒培可獲得3083.08元的收入。
在第二輪扶貧"雙到"工作中,在羅定、陽春和廣寧等縣市,光伏扶貧項目在當地政府和扶貧單位的支持下紛紛落地開花,數百貧困戶享受著太陽能帶來的福利。"曬著太陽就能掙錢。"有村民調侃道。
投資光伏電站 政府企業補貼
2015年8月,光伏扶貧項目進入安全村,為貧困戶建設3千瓦光伏電站,每戶的造價為3.6萬元,產權歸貧困戶。駐村工作組給每戶補貼1萬元,羅定市扶貧辦補貼2000元,經銷商補貼1萬元,剩下的由村民自籌。
"駐村干部建議我搞時,我心里是打鼓的。效益怎樣沒人知道,誰都沒搞過。"鄧鑒培說,1.4萬元對他而言不是個小數目。
鄧鑒培家種了5畝田,一年的收入約6000元,因要供三個子女讀書,家庭經濟較為困難。目前"賣電"收益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即電費、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國家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42元(含稅),地方補貼由地方政府規定執行。在羅定,補貼累加起來,上網電價可達每千瓦時0.98元,按照這個標準計算,鄧鑒培家的光伏電站回報率是8.9%(發電總數、使用月數12個月0.98元造價,未計設備折損)。
安全村村委會辦公樓的樓頂上也安裝了3千瓦光伏薄膜,回報率約9.6%。"目前看來,我認為回報率還不錯,雖然與公司說的有些差距。"錢超強是佛山市三水區府辦駐安全村的扶貧干部。他最擔心的就是光伏薄膜的后期維修以及補貼能不能及時拿到的問題。
安全村參與了光伏項目的村民,目前尚未拿到"賣電"收入。"一年過去了,因為要履行報稅等各種手續,錢還沒收到。早知道這么麻煩,我就不安裝了。"彭章群向記者抱怨道,錢未拿到還是其次,回報率才是她最關心的,"我想盡快把借的1.3萬元還了。"
去年8月,羅定市安全村村民彭章群在駐村干部號召下,在自家樓頂建起了光伏薄膜發電設施。
去年8月,羅定市安全村村民彭章群在駐村干部號召下,在自家樓頂建起了光伏薄膜發電設施。
并電上網無憂 建設考驗場地
"目前,光伏薄膜的回報率基本在12%以上,但也有很多因素導致回報率變低,比如規模跟不上、晴天少等。"羅定市翔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漢能集團授權經銷商)總經理陳龍正說。
廣寧縣九應村村委會辦公樓上的光伏薄膜的回報率為7.8%,遠低于廣寧縣扶貧辦主任陳健芬的預期。"其實,光伏項目并不像想的那么容易。"陳健芬說,由于光伏扶貧項目需要占用場地,按照目前的標準,1千瓦薄膜約需10平方米。在廣寧縣,光伏薄膜多安裝在村委會樓頂,除了因為村委樓頂面積大、樓體穩固外,還因為貧困戶的房子多不適合安裝,"加上廣寧山多雨多日照少,要做光伏項目,還要仔細考量。"
合江村村民望向自家樓頂的光伏發電薄膜。
光伏發電有分布式和集成式兩種。羅定市的光伏扶貧項目主要面向貧困戶,采用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模式,即在每家房頂安裝光伏發電薄膜。而樂昌正在洽談的投資30億元的光伏扶貧項目,主要是在村集體建設集成式光伏電站。投資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即"30%注冊資本金+70%銀行貸款",在"30%注冊資本金"中注入一定量的扶貧資金,貧困戶不用出資,村集體享受分紅,用于該村公益事業和扶持貧困戶。"如果這個項目能夠順利實施,對于促進我市的脫貧會有很大幫助。"樂昌市扶貧辦主任黃邦輝說。
陽春市的光伏扶貧項目因占地面積大獲得了較高的回報效益。2016年6月3日,珠海對口陽江幫扶項目陽春市河口鎮50兆瓦農業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位于陽春市河口鎮革命老區金堡村,總投資9億元,共占地2000余畝,所用地均為山坡、溝壑、丘陵等利用率低的土地,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5500萬千瓦時,年收入6600萬元。"光伏薄膜下面會種植些喜陰藥材,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投資該項目的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南方電網相關技術人員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光伏扶貧項目,農戶的并電上網沒有技術性難題,關鍵是要做好項目的規劃,還有國家的政策應長期有效。
項目前景可期 上馬保持理性
綠色能源、收入穩定等特性,讓光伏產業成為扶貧重點產業之一。2014年10月11日,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文件,決定利用6年時間組織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官方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光伏扶貧試點年均收益22.6億元,投資收益率接近13.72%,近43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
2016年5月,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聯合轉發《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國務院扶貧辦行政人事司關于印發光伏扶貧實施方案編制大綱的通知》,鼓勵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在第三輪扶貧工作中,廣東多地計劃實施光伏扶貧,項目的回報率也因此成為關注焦點。多位專家表示,光伏扶貧項目前景可期,但項目上馬應保持理性。由于天氣等原因,廣東不適合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在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研究員王斯成看來,當前光伏扶貧項目中,貧困戶自籌資金不會超過30%,三四年就可以收回自籌資金,還有25年的穩定回報期。"光伏電站相當于國家送給貧困戶的。"王斯成說。
中國人民大學反貧困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貴指出,對于弱勞動力或無勞動力的扶貧人口,光伏扶貧是有效的脫貧路徑之一,"畢竟會有一個長期的保障"。但對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要警惕貧困戶"坐等收錢","光伏電站可能導致部分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越扶越懶。"